產品系列
查看所有產品Ansys致力於為當今的學生打下成功的基礎,通過向學生提供免費的模擬工程軟體。
透過繞射操控光特性的元件,即稱為繞射光學元件 (DOE)。其中有些元件目前已用於光學中,例如繞射光柵,有些則是新興技術,公認為下一代光學鏡片 (例如超穎介面與超穎透鏡)。
DOE 可精準控制光波的相位、偏振與強度而深受歡迎。相較於傳統折射光學元件,它們也更加輕薄,有助於減少光學系統的體積、重量與成本。
有許多常見類型的 DOE 可用於操控光源。其中包括繞射光柵、菲涅耳波帶片、繞射光束分光器、繞射光束整形器與繞射擴散器。
繞射光柵是一種光學結構,由非常微小且具週期性的圖樣組成,其間距與光的波長相若 (即在微米或奈米等級)。這些圖樣可以將入射光,重新導向至多個空間方向,又稱為繞射級數。繞射光柵廣泛應用於光譜學、擴增實境 (AR) 眼鏡等各種領域。
表面浮雕光柵 (SRG) 與體積全像光柵 (VHG)
繞射光柵有兩種類型:
表面浮雕光柵包含具週期性的小型溝槽,這些溝槽透過鑽石車削、3D 列印或光刻等機械製程製造。每種光柵的溝槽設計皆不同,使設計人員能針對特定應用與波長範圍量身打造。這些溝槽負責操控光線。若改變週期性與結構,將影響光柵的繞射效率與繞射級數。這使得在操控光線時的掌控力更佳。
使用 Ansys Lumerical FDTD 軟體中的嚴謹耦合波分析 (RCWA) 求解器,模擬二維傾斜光柵的透射。
體積全像光柵是在感光材料中記錄全像圖樣所製成。首先,將感光材料 (例如聚合物或玻璃) 暴露於由兩道相干雷射光產生的干涉圖樣下。這會在基材內部形成三維折射率調變。
當光以原始記錄角度之一照射該光柵時,它將會在過程中重新產生第二道記錄光束。其響應頻寬取決於材料、調變指數與光柵厚度。
體積全像光柵 (VHG) 如何形成
當該光柵遭到雷射光束 1 照射時,會重建雷射光束 2 作為輸出光束。
菲涅耳波帶片是由同心圓形光柵構成,其線條密度沿半徑方向逐漸增加 (即愈往外圈,環與環之間愈靠近)。這些同心圓光柵在透明與不透明之間交錯排列。光線打在透明環時會穿透,打在不透明環時則發生繞射。環與環的間距決定了繞射光的干涉方式,進而將光聚焦以形成影像。菲涅耳波帶片可用於多種波長,因此在 X 光成像、光譜學、攝影與望遠鏡等應用深具價值。
繞射光束分光器是一種光柵,能將入射光束分成多個輸出光束,也就是不同的繞射級數。每個輸出光束保留與輸入光束相同的光學特性。這類裝置通常與單色光 (如雷射光) 併用,並針對特定波長與繞射角度設計。
模擬繞射光束分光器
繞射光束整形器會改變具有高斯強度分佈的雷射光相位輪廓及強度,也就是光束在中心最強,並向邊緣平滑遞減的亮度模式。繞射光束整形器透過操控輸入光束的特性,以改變輸出光束的形狀。輸出光束通常為圓形或矩形,但也可以取得其他形狀的光束輪廓。繞射光束整形器應用於微影製程、全像照明、光學感應器、生物醫學應用與雷射材料加工等領域。
繞射擴散器同樣將入射雷射光束轉換為多個輸出光束,但主要差異在於這些光束會相互重疊與干涉,以產生均勻的光分佈。它們通常由特定圖樣的微結構組成,這些圖樣決定了光的繞射與分佈方式。工程師可設計這些微米級結構,以產生特定的照明圖樣 (例如圓形、方形或十字形)。
繞射擴散器可用於均勻化光源,並將較窄光束擴散至更廣角度,不會受到傳統折射光學元件的限制。應用範圍包括:在機器視覺系統提供均勻照明以提升影像擷取品質;在顯示器改善可視角度;在閃光式光學雷達將雷射光束均勻擴散至廣域;以及在掃描式光學雷達,控制雷射光束擴散程度,也就是所謂的擴散角。
除了既有的 DOE 外,另一類先進的繞射光學元件正逐漸崛起,成為下一代光學技術的代表。這些元件是透過奈米壓印與光刻等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製造而成。目前兩種最重要的先進 DOE,為超穎透鏡及用於光子積體電路 (PIC) 的光柵耦合器。
超穎透鏡是由數百萬個「超穎原子」組成,這些是具有不同形狀與尺寸的奈米級結構,分布於基板上以形成透鏡。表面上的超穎原子尺寸與位置,會改變光波導向方式。超穎透鏡是傳統厚重透鏡的超薄替代方案,其厚度約與一根頭髮相當且更加小巧。它們極為輕量,非常適合用於攜帶型裝置。此外,超穎透鏡可使用現有量產半導體晶片的製程與設備製造。
超穎透鏡還能聚焦或過濾特定顏色或波長,有效降低色差。這些優勢讓超穎透鏡成為傳統折射鏡片的有力替代方案,適用於多種應用,例如擴增實境眼鏡的投影系統、內視鏡的輕薄雙向成像/投影鏡頭,以及手機與無人機的成像攝影機。
使用 Ansys Lumerical FDTD 軟體模擬超穎透鏡。模擬中顯示的超穎原子是不同尺寸與位置的擠出成形棒狀結構。
另一個領域是共同封裝光學,意指將光學元件與矽晶片,整合在單一封裝基板上的系統。共同封裝光學旨在解決現代電子裝置在功耗與頻寬方面的挑戰,經視為推動光子積體電路發展的重要關鍵。部分主要應用包含擴增實境、虛擬實境、影像感應器與光學通訊。
共同封裝光學能耦合兩個尺寸不同的波導 (輸入與輸出),將光以訊號損耗最小的低衰減方式,從一個波導傳遞至另一個波導。這些波導接點預期將成為光子積體電路的基礎元件,並以光子元件取代傳統電子元件。由於光的傳播速度快於電子,光子積體電路在理論上能以更快的運作速度與資料傳輸率運作,所以預期將在未來備受重視。
繞射光學元件的複雜性與細微尺寸,非常適合使用三維電磁模擬軟體進行設計。以超穎透鏡為例,模擬可協助研究人員檢視超穎原子的位置和尺寸,以模擬光在不同排列下的繞射行為。模擬可幫助設計人員分析繞射光學元件作用下的場分佈、遠場圖樣與波前變化。
Ansys Lumerical 套件、Ansys Speos 軟體與 Ansys Zemax OpticStudio 軟體,都能用於模擬繞射光學元件。Lumerical 套件的 FDTD 與 RCWA 求解器,可用於設計個別元件,並以 OpticStudio 軟體分析 DOE 的效能。這些軟體套件可同時模擬單一透鏡或多重透鏡的行為。
透過光柵耦合器與微透鏡,模擬光從光纖傳遞至波導的傳播與耦合行為
在 Speos 軟體中使用 Lumerical 子波長模型外掛程式,模擬可變入射光的繞射反射,並生成動畫式光譜共軛影像圖
模擬軟體可展示光如何穿透不同超穎原子排列與尺寸的超穎透鏡,還能匯出設計資料用於製造。這些模擬可用於開發擴增實境與小型投影器採用的透鏡。Ansys 軟體的多 GPU 設定,可整合多張 GPU 的記憶體與運算能力,加速模擬效能,進而模擬包含數百萬個超穎原子的大型透鏡系統。
在 OpticStudio 軟體中使用 Lumerical 超穎透鏡外掛程式以模擬超穎透鏡
Lumerical 套件的共同封裝光學模擬,可建構光在波導中傳播的模型,並展示波導形狀在分光與導光中的關鍵角色。這些數位模型說明了共同封裝光學如何促進光子積體電路的發展。光學模擬也能協助設計人員評估,繞射光柵耦合光進入波導的效率,並展示如何調整波傳播以搭配後續波導的形狀與尺寸。此外,還能模擬波前如何合併形成特定圖樣。
共同封裝光學用光柵耦合器的輸入輸出設計
超穎透鏡與共同封裝光學推動了許多技術進步的發展,包括:
Ansys 軟體工具能協助企業在製造開始前就大幅改善設計。如 Lumerical 套件等支援繞射光學元件設計的工具,如今已廣泛應用於學術界,並獲得許多國際企業用於增進產品品質。
您若希望提升繞射光學元件的設計與製造能力,並在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,歡迎聯絡我們的技術團隊。
如果您面臨工程挑戰,我們的團隊將隨時為您提供協助。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對創新的承諾,我們邀請您與我們聯絡。讓我們共同合作,將您的工程障礙轉化為成長和成功的機會。立即與我們聯絡,開始對話。